他们的公司只正常运转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宣布倒闭,技术团队解散,大家分道扬镳,再没合作的可能。

整个公司,就只剩下粱敬一人还不愿放弃,他这些年来,一直在总结自己失败的经验,尝试着不断改进自己的产品。和以前的伪虚拟世界不同,他最终做出了真正的虚拟世界的产品,也就是韩风之前所说的“一台电脑就是一个空间。”

他开发的这个产品既是服务器端,也是客户端。安装了客户端的用户,等于就在自己的电脑上开辟了一个私人空间,这些私人空间以一个或多个服务器为中枢联系在一起,这和qq等聊天软件的原理是一样的。

每个人的私人空间就好像是一个自己的家圆,自己可以悉心经营这个家圆,并且还可以随时去拜访别人,去四处串门,就和现实世界一样。

一个个客户端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从而形成一个庞大的家圆网络。

这就是梁敬最新开发出来的产品。可是他这一年多来,一直找不到投资人,没有哪个风险投资商愿意将钱投到这个项目中来,他们根本就不看好他的这个产品,当然,更多时候是不相信梁敬有这个实力将这个产品完全做起来,毕竟他之前的记录还摆在那儿。

粱敬是个典型的技术人员,根本不擅长产品的运营以及和人打交道,所以这两年来,他过得非常艰苦,为了购买研发产品用的设备,他将自己的所有积蓄都投入其中了,结婚才一年多的老婆也因此而和他离婚。

现在,中国网民的水青上去了,粱敬相信他们已经到了有能力进行开发创造的阶段,可是他却找不到风险投资,公司也组建不起来。

他的产品到现阶段也还停留在测试开发阶段,有好多关键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

梁敬已经到了要放弃的边缘了。

正在这个时候,六度这个名字开始在圈内频频出现,他的技术,他的学识无一不让粱敬感到惊讶,他甚至还解决了好几个粱敬一直没能解决的关键问题。梁敬当时很高兴,他从韩风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不,他比自己还要强悍!粱敬以为自己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合作的伙伴,他想把韩风拉到自己的团队中来,一起来开发这个产品。可是,还没等他发出自己的邀请,韩风的“六度空间”横空出世了。

梁敬是“六度空间”的第一批居民,刚开始的时候,他对“六度空间,并不怎么看好,反而对韩风提出的“全动态虚拟世界”这个概念非常感兴趣。之前,梁敬有过类似的想法,但是他并没有往这方面去深入,因为在他看来,“虚拟世界中全部数据都可以实时从服务器更新而不用依赖于客户端的升级,整个世界都是完全连续的,用户可以连续的改变位置而不需要等待较长时间的切换场景载入数据过程”这个构想非常不现实,在技术上几乎不可能实现。

可是,他发现自己错了

韩风不但迅速开发出了自己的产品模型,而且在以一种难以置信的速度迅速升级更新着,大家提出来的那些改进的建议或者构想,甚至在第二天就能看到效果,韩风将他认为的“不可能”变成了现实。

梁敬知道自己错了,而且错得很离谱!

现在的情况是不是他要去拉韩风加入自己的团队,而是他要去加入韩风的团队。

第1卷 第112章 六度分离【紧急求月票】

韩风正想找个能够帮上忙的技术人员,没想到粱敬却正好找上门来,并且还带来了一个绝好的创意和不少有用的技术,这让韩风有点喜出望外。

韩风不得不承认,他这个“每台电脑就是一个空间”的创意很赞,韩风很是喜欢。

真正说起来,这个想法并不难想到,很有可能在很早以前就有人提出过,但真正想要将其用产品的形式实现出来,粱敬是韩风见到的第一人。

未来的互联网将以“人”为中心,所有活动都将围绕着用户展开,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以“信息”为中心,这些信息严格被各大门户网站所掌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能够左右大家的视线和思想。但是,互联网发展到现在,这个中心渐渐发生了转移,开始慢慢转移到“人”的身上,用户的权重越来越大,最突出的表现是博客,个人空间等元素的兴起,这些东西,开始渐渐成为门户网站的替代品,成为很多人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因为在很多时候,个人博客上的新闻往往比门户网站上的更为及时和真实。

于是乎,各种交友类的网站开始流行火爆起来,社会化网络更是被大家所追捧,网民正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角色,一个网站,只要得罪了广大用户,那这个网站的寿命也就可以预见了。这点从人肉搜索的强大就可以可见一斑。

所以说。“人”是关键,只有占有了这个资源,到最后才能取得胜利。

韩风开发“六度空间”,实际上就是看准了这点,说白了,他就是要去“圈人”,只要圈到了用户,以后什么都好说。

当然,这“人”也并不是随便就可以圈到的,你自己得有料。你 产品要能让用户满意,不是你选择用户。而是用户选择你。

韩风的“六度空间”是三维的,是源于现实。但高于现实的,相比起那些平面的交友网站,他有极大的优势,起点很高,当然成本也高,没有过硬的技术和高度的前瞻性,肯定是不行的。

“六度空间”这个名字实际上就体现了韩风总体策略的方向。

这个名词来源于鼎鼎大名 “六度分离”理论。这个理论源于社会学家stanleymlgram上世纪60年代进行的实验:在实验中。他要求每个参与者都设法寄信给一个住在波士顿附近 “目标人物”,并且规定每个参与者只能转发给一个他们认识的人。看看到底要经过多少 手才能到达目标。最终根据实验结果,他得出了一个结论:任何两个陌生人都可以通过“亲友的亲友”建立联系,而这两个人之间的亲友数量大约是5也就是说。一个人和另外一个陌生人之间的所间隔的距离不会超过六个,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可以和任何一个陌生人发生联系。

这是一个非常奇妙的理论,例如你想和微软总裁比尔盖茨发生联系,或许你的某个同学 朋友 哥哥在水木读书,而那个朋友的导师 某个学生在微软工作,就算他没见过比尔盖茨,那他的某个主管必定见过,这样你就和比尔盖茨之间建立起了一条通道。

根据六度分离理论,假设一个人只认识25个人,那经过7次传递(间隔6人)介绍之后,这个人可以被介绍给25的7次方个人,也即6103515625人,超过60亿。而25只是一个比较保守的数字而已,所以最终的数值肯定要比这个大,最终的结果绝对要超过 球的人口。

这就是社会化网络中的基础理论。

韩风虽然将“六度空间”给建立起来了,但是他一直觉得还差那么一点点,“六度空间”还没有更好的体现出个人的重要性。为此,他设定每个新进来的居民都可以在世界中的任何 方选择一块土 ,让他们将这块土 经营成自己的家园,然后以这个为中心,和别的家园发生关系,从而实现“六度分离”理论。

但这并不是最好的,韩风觉得粱敬的“一台电脑就是一个空间”能更好 体现这个思想,因为利用到了居民自己的电脑,所以还能够大大 给服务器减轻压力。

当韩风看到粱敬发来的资料之后,他就得到了极大的启发,他将电脑类比神经元,最终,他甚至可以建立起一个庞大的类神经网络结构的家园网络!

在韩风看来,粱敬开发的这个产品,从技术上来看也就一般,他随便花一点点时间都能实现一个比他更好的产品。

但是,粱敬这个人却真是一个难得的人才,所以韩风决定将他拉进自己的团队。

粱敬见韩风对他的产品大加赞赏,心中有点激动,毕竟这是从一个“六度”口中听到的。

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绪,粱敬说道:“六度,我现在也没多大的奢望,只希望我能将这个产品继续开发下去。我知道,相比起\'六度空间\',我的这个就有点小巫见大巫的意思,以你的技术,要实现这样一个产品,那是非常容易的事情。我想,你肯定不会只是开发着玩的,之后肯定要成立公司,对吧?”

韩风点点头:“是的。”

粱敬犹豫了半天,却一直没能将自己早已想好的话说出口。

韩风理解他的心情,所以也不再等他主动开口,直接说道:“我有意买断你的这个产品的专利,不知梁大哥意下如何?”

粱敬顿时一愣:“买断?”

“是的,买断,就是完全买下你现阶段的所有已经开发出来的成品和技术,包括这个创意。”

“可是……”粱敬脸色有些发红,“说实话,我并没有申请专利,甚至不清楚,这到底能不能申请专利。”

“呵呵,没关系,我买了之后再去申请就行。”韩风笑着说道,“这样吧,我有个建议,梁大哥可以参考一下。”

停顿了一下,韩风继续说道:“你带着你的产品加入到我的团队中来,公司成立之后,以技术入股,占总体股份的百分之五,当然,另外还会付给你正常的薪水。”

粱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愣愣 看着韩风。

“梁大哥,百分之五的技术股份,从我的角度来讲,已经不少了,呵呵,可不要认为我有点异想天开,六度空间最终获得成功,我有这个自信。跟你说实话吧,现在整个项目就只有我一个人在开发,已经有点忙不过来,买断你的产品专利,其实主要就是想让你加入这个团队,这百分之五的股份,是你加入的价码。另外,可不要小看了这百分之五的股份呢。”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韩风觉得自己已经很够意思了,他拿起咖啡慢慢 品尝起来,等着粱敬的答复。

“不,不,你误会了,我并没有嫌少的意思。”粱敬连忙说道,“我是觉得你开的条件实在太过优越了!以你的技术,要想实现我这个想法,只是时间问题,并且很有可能还能实现得更好。”对于这点,粱敬是丝毫没有怀疑的,因为他的产品里面的几个关键问题,都是韩风帮忙解决的。

“我只是想知道,你为什么给我开这么好的条件?”

“因为你值这个价!”韩风认真的说道,“梁大哥,看来你这些年来所遭受的打击,已经将你以往的自信彻底磨灭了。你难道不知道,在这个领域,你已经是先驱者了?是的,你失败过,但这却更是一笔财富,你失败的原因更多的还是在于运营上,在于出现的时机不对。现在,国内的互联网已经发展到了这个水平,呵呵,相信我,这个市场已经成熟了。”

粱敬再次惊讶了,他这才发现,自己之前对韩风一无所知,而对方却似乎早就将自己的底子摸得一清二楚。

自信?呵呵,可能的确是这样吧,连续受了这么多年的打击,再强的自信也会被消磨掉的,粱敬在心中苦笑。

“非常感谢你这么看得起我!”粱敬恢复了一贯的冷静,“我愿意加入你的团队!”

“欢迎,呵呵!”韩风再次和他握手。

再次聊了一会儿,粱敬问道:“目前整个团队有多少人了?”

“两个,我和仙叶子。”

“多少资金?”

“正在筹。”

“……”

第1卷 第113章 网中之网【吐血求月票】

二十一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

这也是韩风这么重视梁敬的原因,粱敬这个人,在虚拟世界领域,拥有许多宝贵的开发经验,这些经验并不是技术好就能够全部知道的,必须经过实际的检验才能够真正获得,梁敬在这个领域做了这么久,也有不少人脉,这些都是他的价值。

韩风知道梁敬现在生活很是拮据,所以他当场就履行了自己的诺言,从银行直接往他的帐号上转了五十万,作为买断他的产品的首付款,另外五十万以后付清。

对于韩风的慷慨,梁敬很感激,毕竟,他现在真的没什么钱了,之前简直靠着卖以前的服务器设备在过日子,生活得很是狼狈。

和大多数技术人员一样,梁敬也属于那种外冷内热型的性格,平时沉默寡言,不善于和人打交道,但别人如果对他好,他会很感恩,并且想着怎么去回报别人。

虽然现在韩风口中的公司还没有影子,但粱敬却毫不犹豫 选择了相信韩风的话,一来是因为他看好韩风的“六度空间”,二是看好韩风。

后生可畏,前途不可限量!这是梁敬给韩风的评价。自始自终,韩风表现出来的实力和魄力,都不像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所能具备的,所以梁敬毫不犹豫的选择加入韩风 团队,他知道,自己只适合搞技术。其他七七八八的,不是他的强项。

梁敬匆匆赶会去,然后处理了自己的事情又匆匆赶了回来。

以后团队 人肯定会逐渐增多,韩风的住处并不适合作为工作 点。首先带宽和电压方面就已经很勉强了。

所以,韩风开始寻找一个理想的工作室。

为了节约成本,最终他找到了一个老旧的车库,这个车库唯一的特点就是空间面积巨大,电力和网络带宽方面的问题也可以得到解决。

所以,“六度空间”的那几台服务器开始了第一次搬家。

有了粱敬的加入,韩风则可以抽出时间和精力来处理其他事情。

首先,韩风给六度空间做了一个网站,首页主体内容就是向大家介绍一下六度空间的一些概念,让大家知道六度空间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

另外。还有一个“六度论坛”,供已经参加内测的居民进行交流讨论,也同时给那些还未得到注册邀请码 朋友一个了解“六度空间,的渠道。

这个论坛。韩风在“六度空间,里面也实现了一下,他在里面建造了名为“六度论坛”的广场,那里有一个大屏幕,从那个大屏幕上,可以直接看到论坛里面 帖子。里面的居民可以直接点开某个帖子,查看具体内容。刚开始的时候,只能查看不能回复和发表帖子。在之后的升级版版,韩风完善了这个功能,让大家可以直接在“六度空间”里面和外面网站论坛里面的人直接进行对话。

网站 建立,大大满足了那些对六度空间感兴趣的网友们,他们纷纷慕名而来,有的失望而归,觉得这没什么意思,认为这个“游戏”比其他网络游戏无论是美工还是趣味性,都差得太多了。而有 。则被这种全新的网络生活体验方式给深深吸引了,他们纷纷发贴,要求获得帐号。

根据梁敬的产品和创意,韩风经过一段时间的开发之后,升级了客户端。

这一次,“六度空间”正式引入了“个人空间’的概念,用户安装好新客户端之后,一旦启动这个程序,就相当于在“六度空间”之外格外开辟了一个较小的空间,这个空间和“六度空间”的服务器联系着,并且可以随时和“六度空间,的服务器进行连接或者切断。居民对自己的“个人空间,拥有绝对 控制权,在这里,他就是“神”,拥有所有权限,可以最大可能对对这个空间进行操作,包括对其进行编程。这个空间的面积大小都是一样的,在虚拟世界中的面积是500*500平方米,这就是居民自己的“一亩三分 ”。

居民的所有创造和编辑活动暂时都局限在自己的空间里面,“六度空间”的服务器,只保存这个空间一些关键的参数,具体有什么物品装饰,服务器是不保存的,也就是说,就算是管理员也不知道你的“房间,里面到底放了一些什么东西,这些都是居民的私人物品。

Prev | Next
Pg.: 1 ...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 314


Back to home | File page

Subscribe | Register | Login | N